Tagged: 本因坊秀策

單車日本Day14-16:瀨戶內海島波海道

Day-14 (2014.09.24) 今治-伯方島-大島-大三島-因島
Day-15 (2014.09.25) 因島-向島-尾到-福山-笠岡
Day-16 (2014.09.26) 笠岡-淺口-倉敷

鯛魚飯

理論上只要是住旅館的日子,都會睡到退房時間之前,但為了瀨戶內海的日出,今天五點五十分就醒來了,可惜是個大陰天,只見陣陣烏雲飄揚空中。瀨戶內海自行車本是就是條大眾單車路線,設計上會特別注意坡度,登上跨海大橋前的坡度都不陡,大多穩定控制在3%左右,爬起來格外輕鬆。

在下橋的過程,放開煞車任意俯衝,急速朝下的速度感加上視野,當個海鷗大概就是這樣的感覺吧。終於迎來了今天的第一座島嶼 ─大島。資料上說整個瀨戶內海單車道全長70公里,而我才花了不到兩公里路程就抵達第一座島,由此推測主要里程是花在島與本身的道路上,連接島與的橋本應該都不會太長。

DSC02751

DSC02800-1

在道の駛看到一份鯛魚飯只要360日圓,只有簡單的鯛魚碎片和幾塊花枝。鯛魚肉雖不多,但是它的味道早已扎扎實實包覆每粒白米,白米與鯛魚的組合原來是這麼的搭配,好想知道要用什麼烹煮方法才能做如此神奇的鯛魚飯。很想再衝動吃個三碗,只是後面還有五個島要走,美食應該也不少,還是留點胃給它們吧。

 

湍急海流似河流

原本還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這裡的海面幾乎沒有浪花,與其說是海,還比較像個湖,相當的平靜。而在過了一個彎後,看到了令我驚歎不已的景象。

海水在流動,不,是超快速流動。從來沒有看過與海岸平行流動的海水,太壯觀了!海水像是湍急的溪流,用極快的速度向前奔馳。以前地理課本上說什麼洋流啊,黑潮什麼的啦,我其實都很懷疑,想說海怎麼可能這麼規律的流動,明明我看到的海都是混亂的波浪。到了大島的海岸我才徹底領悟,海流是真的存在的,而且相當強烈啊。

吃著啃食零嘴,呆呆向如此壯闊的海流,心中想著若是有人掉下去,真的有機會戰勝這兇猛的潮流嗎?果然與自然相比人類還是渺小到看不見呢。等一下,遠方怎麼突然有一艘小船開過我眼前?啊,原來這就剛剛看到招牌的「湍急體驗船」,看來人類還是挺強大的…

DSC02837

 

伯方島的塩

伯方の塩,伯方の塩,伯方の塩,伯方の塩,伯方の塩,伯方の塩,這樣的訊息在我騎車時不斷印入眼簾,似乎是來到伯方島的必吃名產。但我就這樣衝進去買一包鹽巴來啃也太折磨人了。在猶豫到底要不要買鹽巴時,旁邊出現了伯方島の塩特製牛奶冰淇淋,就決定是你了。牛奶純度很高,灑上的鹽巴讓甜的味道更加有層次,表現驚人。只是啊,還是吃不太出來普通鹽巴跟伯方の塩有什麼差異。

不甘心的我又點了個類似甜不辣的東西,也是號稱撒上伯方島的鹽,只是吃起來實在不怎樣。看來東西好不好吃主要還是決定於主體的味道,並不是撒上伯方の塩就會變成什麼黃金炒飯。

在大三島的海岸看見了個「甘城遺跡」的招牌,這種小島竟然會有城池,也太古怪了吧。更令我困惑的是,告示牌顯示遺跡在海上160公尺處,一個漂浮的遺跡?

果真沒錯,據考古結果顯示,在十五、十六世紀時,一群海盜在小島上建立了兩層牆壁,並稱之甘城。但我怎麼看這麼小的島,要蓋出像意示圖那樣的牆壁實在很不科學,小島根本裝不下這麼大的建築吧。較合理的解釋是以前的海平面比現在更低,所以那座小島的面積又比現在還來的大。

DSC02910

DSC02911

在大三島上吃了瀨戶內海獨有的產物─わぁび餅,但我怎麼看都比較像是麻糬,味道還不錯,小小一顆就要160円,吃完嘴還是很蠶。又買了一個福塩日和,是個有點像是冰麻吉的玩意,中間包著一些甜甜又有鹽分的餡料,甜度適當又有嚼勁,今天根本都在吃呀。

 

生口島

過了名字很拗口的「羅他拉大橋」來到了生口島,這個島的名字令我有點害怕,該不會是因為什麼牲口祭祀而得名的吧?才剛下橋,就再度飄起雨來,只好先在涼亭小睡一下。涼亭的睡眠品質果然就是好,醒來發現已經四點多,為了避免找不到食物的悲劇,該是時候開始覓食了。

生口島是目前到過的四個島中最繁華的一個,有幾個大型超市跟藥妝,看來人口還不少。在一間超市中,我發現了一片天地,裡面充滿半價的即期食物,於是展開了一段豐盛的晚宴。

DSC03015

生口島令我比較印象深刻地方的是,在這發現了好幾隻流浪狗,是我來到日本後第一次看到流浪狗。仔細回想起來,在日本看的狗都一定有主人用狗鍊拴著,我在猜想他們應該是有遛狗就得把狗拴住之類的法規。

飽足一頓後,在黑夜中登上了生口橋,準備前往第五座島嶼 ─因島。夜中的跨海大橋望眼看去,滿是因島的燈火在向我招手,今天就決定在因島過夜了。不過這裡的營地並不好尋,花了好久才終於找到了一個山腰上的公車站,路旁的車流量並不多,至少不會被車聲吵醒。最早的公車班次是早上六點,安心睡吧。

DSC03049

 

水軍?本因坊秀策? (Day15)

再進入一個新的島嶼之前,我都會先大略的瀏覽一下旅遊資訊看板,不過前幾座島都沒有我一定要看到的那種景點。而在剛進入因島的時候,我就立刻被水軍城和本因坊秀紀念館給吸引住了,這也是我昨晚堅持睡在這座島的原因。

DSC03059-2

繞過了許多路口,就是遲遲看不到水軍城的蹤跡,景點的告示牌寫得這麼不清不楚在日本實在不常見,莫非當地人根本不想讓觀光客去那裡嗎?用問了老半天路跟拜了無數次google大神,最後終於在穿過一陣墓碑後來到了水軍城。

在日本南北朝時,村上水軍活躍在藝予諸島海域,其後分化成三個支派,分別盤據能島、來島、以及因島。而因島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座島嶼,水軍曾在島上建了二十四座城,勢力不容小覷。雖然不巧遇到休館,但能在制高點俯瞰這座滿是山巒的島嶼,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了。

DSC03093

DSC03101

有看過棋靈王的人可能都會對「本因坊秀策」這五個字異常熟悉。沒錯,這就是江戶時期日本的超級棋聖,在御城碁創下十九局全勝的紀錄。而秀策的誕生地也跟水軍城一樣,極為難尋,照著google map走總是走到錯的地方,不過這絕對不會阻止我向這位偉大棋聖朝聖的決心。

經過好一番折騰,終於到了秀策的誕生地,雖然不大,感覺平常來的人應該也不多,但就是給人一種獨特的寧靜感。棋聖原來就是在這樣的藍天、這樣的空氣、這樣的島嶼中成長成為棋聖的啊。有這麼寧靜的環境,怪不得能培養出以極低失誤率為特色的秀策。

DSC03133

原以為因島已經很繁華了,沒想到向島又更勝一層,畢竟向島又比因島更靠近了本州一些。向島上有著一座紅色鐵橋與岩子島相連,由於兩座島的距離奇近無比,所以這座橋跟其他的跨海大橋比起來是相當的迷你,看起來就只是跨越一條小河般的輕鬆。

DSC03233

終於來到了最後一座橋,尾道大橋,跨過去就是本州了。可能是因為這座橋的年代最久遠,上橋時竟然沒有單車專用道,一度讓我以為走錯路了。在橋上面看到有人行道後鬆了一口氣,騎過去時才發現那裡太窄,單車根本無通行,最後只能跟汽車一起搶道過橋。由於這整段路都頗驚險,沒道理一條赫赫有名的單車道路會出現這種危險路況,所以我還是很懷疑我是不是走錯路。

穿過尾道大橋,正式完成了瀨戶內海單車到(しまなみ海道),再度回到本州的懷抱。

DSC03264(しまなみ海道 完成)

 

東京,不要離我這麼遠

到達本州的福山市後,參觀了福山城,不過對於這座古城並無什麼感想,也沒有發現太多特別的地方,或許是開始對古城麻痺了吧?福山城的旁邊是福山美術館、廣島縣歷史博物館、文學館等等文化機構,可以說是要看展覽都可以在這邊一次解決,算是還蠻不錯的區位集中。

福山新幹線站外頭有個超大廣告看板,寫著從福山搭新幹線到東京指要28500円,時間約三個小時半。天啊,這樣的錢都比台灣坐飛機到東京還貴啦!不過除了這之外,廣告還告訴我另一個更驚恐的事實,福山到熊本竟然只要兩個小時,遠比到東京還來的近,可見離東京還有好長好長一段路要走。

DSC03301(福山城)

 

江戶時代與現在 (Day16)

昨晚睡在一條小溪旁,起來後發現全身濕濕黏黏的,還是我第一次被水氣叫起床。一整夜都沒睡好,晚上還不時聽到火車經過的聲音,精神完全耗弱。天啊,這趟旅行不知道燃燒了多少壽命,肝臟已經快爆炸了。

有氣無力地騎著,迎來的是歷史洪流下的城市─倉敷。江戶時代就是在倉敷收集日本西半部的米糧,再由運河運輸送至京都。據說倉敷美觀地區的江戶時代建築保存的相當完整,是一個能夠讓人回想當時榮景的地方。真有這樣的一回事嗎?我這來就去驗證一下。

到了美觀地區的入口,是很多江戶時代的小房子沒錯,卻都被改裝成商店,無法讓我想像江戶時代的景象啊,什麼跟什麼啊。根本就只是個古代造型的商店啊。原本對美觀地區的期望立刻轉變為失望的心情。

DSC03410

不過在真的走進這些小店逛的之後,發現這些小店都相當精緻,店的外觀跟內部布置,甚至可用藝術來形容了。暗自覺得太了不起了,竟然可以把商店昇華到這種程度。

每走進一家店,都像在閱讀一本珍奇多變的書本,踏進店門前總期待著這家店會帶給我怎麼樣的驚喜。此時我才領悟,原來錯的不是倉敷,而是我自己,本來就不應該以古蹟的角度來看美觀地區,而以具有時代風味的風格小店來看待這塊寶地。

走著走著,突然轉入了一個人煙稀少的街道,這裡的氣氛令人驚訝,仿佛有人在江戶時代按下了停止撥放的按鍵,當時的街道就這樣保持了下來。跨出腳步,私自在腦中幻想,江戶時代武士眼下的景色,大概就是這樣吧。

DSC03418

DSC03512-1

 

著迷,備前燒

晃著晃著,進了美觀地區的一家店,加計美術館。才一走進門,就被一個小小的陶瓷給迷住,一時也說不出是為什麼,只覺得是個極其美麗的東西。看了介紹後才知道這就是備前燒,原本都還一直以為備前燒是個類似大阪燒的食物,真是太慚愧了。

備前燒是一種不使用顏料,單純以控制不同燒烤溫度與時間來製造色差的陶瓷。雖然沒有顏料,但是還是可以做出許多生動的顏色,雖然不鮮豔,但這些類似金屬的光澤反有種神奇的魔力,深深吸引住我。雖然很想衝動買下它,但是原本的計畫是到東京前都不能買必需品以外的東西。啊,好猶豫啊。

Jpeg

先去看看其他備前燒好了,說不定還有更驚人的作品也不一訂。連續逛了好幾家專賣備前燒的陶瓷店,沒想到平常對陶瓷興趣幾乎是零的我,卻徹底的被備前燒這樣的陶瓷給吸引住,它們不規則變化的顏色實在讓我很難把眼球給移開。

逛了這麼多備前燒陶瓷店,但卻都沒有其它能像那個小陶片讓我著迷的備前燒出現,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一見鍾情吧。在領悟到這件事後,我立刻全速前進,趕在加計美術館關門前把小陶片給買了下來。

準備要離開美觀地區時,發現有電視台正在錄影,主角是一個老伯和一隻柴犬。柴犬先生似乎不太聽話,十秒的片段要拍二十分鐘才有辦法完成。如果是在電視上看到這段節目,應該認為柴犬先生跟老伯是感情很好的朋友。然而現實上卻不是這麼回事,那樣個感情是經過數十次的NG片段營造出來的假象呀!

DSC03530

因為桃子是這裡的特產(岡山縣),四處可見蜜桃牛奶霜淇淋,隨意挑了家來試試。味道實在不怎樣,牛奶純度明顯不足。不管什麼口味,霜淇淋最重要的部分還是牛奶,唯有高純度牛奶才能造就不凡,沒有這個一切都免談了。

 

鮮魚丼大爆發

翻開倉敷的觀光簡介,視線立刻就被一家店的六百円海鮮丼飯吸引住。什麼,這麼大碗的生魚片丼飯竟比一組麥當勞套餐還便宜,有沒有搞錯啊?走進這家店後,怎麼看都像是間很貴的居酒屋。服務生眼見我是一個人來也是一臉驚訝,不過我來的時間很早,所以得到了一間四人座包廂。

看著沒有圖片滿是日文的菜單,怎麼樣就是找不到六百円的丼飯。問了一下服務生才說那其實是午餐的價錢。不過我看了一下觀光文案上只寫著六百円,並無註明是中午限定,這大概又是商業手段了吧,難怪剛剛服務生的臉有點愧咎。算了吧,反正一千円還是算便宜,也懶得再去找其他東西吃,就吃吃看好了。

看著剛送上的生魚片丼飯,裡面的料實在是多到令我有些驚恐,即使不論味道,一千円能吃到這種菜色肯定值得。首先下肚的是鮭魚,肉質是還好,並無太特殊的表現。不過一切變化都發生在第二口的魚卵之後,啊阿阿,這魚卵實在是清爽啊,一股清新的芳香在口中徘徊,精神瞬間都打了起來。

DSC03548-1

整碗裡頭的食物幾乎都是生的,連蝦子也是,生吃蝦子對我來說衝擊還蠻大的。可說是我有生以來頭一次吃這多生的東西,到後面開始有些畏懼。生魚片丼飯跟壽司雖然看起來都是白米和海鮮的組合,但對我來說卻有著根本上的差異,壽司的生魚片和米飯有著固定的比例,不管怎樣送入口中的生魚片都會有適量的白米調適口感,以防鮮味過重。

丼飯則是完全自行調配,很有可能一次夾起過多的生魚片入口,造成味覺崩毀。畢竟我不是那種極度喜歡吃生食的人,一次口氣吃下這麼多生海鮮真的是很瘋狂的事情。另一個亮點是他的米飯,有股淡淡的香甜,總讓我捨不得太快吞下它們,非得要多嚼個幾口享受這香甜味道。米的吃起的口感來也不像日本米那樣堅硬,而是比較偏向台灣米的Q彈。

DSC03374(倉敷的現代商店街也很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