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2013單車環島

單車環島 Day9 : 一千公里之外的風景

 

為了要幫我開門,俞大哥早上四點就起床了,真的是很不好意思打擾人家,但是若我不這時間起來,可能就無法在今天抵達終點。在問了大哥手機電話後,就與大哥道別了,帶著充滿感激的心情,開啟了今天的北宜挑戰之旅。

今天只睡了四個半小時,昨天也忘了冰敷,所以我想今天的狀況一定會非常的糟糕,不過有鑑於昨天喝了雞精似乎有很大的作用,今天一樣也買了一罐75元的學進雞精來喝。

本以為道入口不需要花太多時間,沒想到我光是要騎到北宜入口就花了很多的時間,大概九點才正式進入了北宜公路。我當初在地圖上看北宜雖然有五百多公尺高,但也是以緩坡居多。

 

LR4-1(在早晨的宜蘭發現的田園美景,特地停下來拍了好一段時間)

 

剛開始騎起來其實還好,不覺得特別累。不料越騎越感到不對勁,覺得車子越來越重,感覺好像多載了一個人似的,往後一看才發現是後輪完全沒氣了,真的很哀。想要拆後輪也拆不下來,沒有可以專門拆輪子的工具根本不可能辦到,只好使用最爛的方法了-牽車。

從這裡到台北至少也還有六十公里,如果要用牽車的話,今天以內應該是不會到,所以我是希望這台車在下坡時候還能夠往下滑,或者在制高點能夠找到一些車友幫我拆後輪,再不然頂多就是牽車牽到凌晨,總之我不管怎樣都要以自己的力量回到家就是了。抱持著這樣的信念,我牽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子,終於到達了制高點。

 

DSC_2682(很喜歡這個視角下的蘭陽平原,記得地理課本上有張圖也長這樣)

 

在這裡遇到了兩位好心的車友,這才發現連他們也拆不掉我的後輪,而且我的打氣筒根本也不能用,真的讓我傻眼,背這麼重的打氣筒繞台灣一圈難道是背辛酸的嗎…?最後好險大叔的打氣筒有轉接頭,順利的幫我把氣打飽,雖然不知道等等會不會再度漏氣,但起碼可以讓我撐過這個下坡了。

在順利地溜完這個下坡到達坪林後,看完地圖得知前面只需要爬坡三百公尺,我整個心防都卸下了,沒想到這才是惡夢的開始,此時的我體力幾乎已經用盡,又得應付這個雖是緩坡,但卻蔓延的像是無止盡的上坡,實在是心力憔悴阿。

 

DSC_2694(沒遇到好心大叔我可能就要牽車牽到凌晨啦…….)

 

在某個坡上竟然遇到了第一位被我超車的公路車騎士,也從他得知跟碧潭某家店借車環島也只用兩千五,而且還會借你練車一個月,怎會有這好的事啊…..?這大哥在休息完後體力明顯回復,我在跟他騎了一公里後就逐漸被拉開距離。

他還一度從上坡溜回來看我是不是爆胎了,在這次之後就都沒再看到他老兄了。爬著爬著到達一個我以為是高點的地方,所以開始大肆吃喝,吃完上路了才發現還有坡要爬,差點沒躺在地上崩潰。

不管怎樣,最後我還是越過了個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一路滑到新店去。又是跟上次機車環島一樣的感覺,一從北宜到新店,就感覺有如熱浪來襲,被台北盆地的高溫所襲擊。又回到了城市生活,是那麼多的人與車。

沒想到一個衝動念頭所展開的旅程,能夠帶來如此這般的驚喜。隨著眼前街景越加熟悉,此趟冒險的終章也隨之來臨。靠著雙腳跟兩個輪子繞了台灣一圈,體驗了很多事,遇到了很多人,是很值得的一次冒險。兩年的碩士生涯,也伴隨這一千公里旅程的結束,在此畫下了句點。

 

DSC_2713-2(終於繞台灣一圈啦!)

單車環島 Day8 : 最美公路

昨晚睡的也不好,實際睡著時間只有五小時。今天肯定不會太好過。恐懼在心中逐漸擴散,我想還是先去小七買罐雞精來喝好了。

光是從花蓮市騎到蘇花的入口就花了我兩個小時,越逼近蘇花,心情就越加興奮,越加緊張,兩種複雜的心情交織在一起,並且互相增強。終於要來到這夢幻的場域-蘇花公路,連我做夢也在想的地方,既美麗又危險的道路。這趟旅程的最後高潮,隨著前方蘇花公路的牌子出現而開啟了。大魔王,來吧!

路面開始逐漸縮減,從原本的雙線道慢慢狹窄成單線道,窄小的道路擠著砂石車、遊覽車、重型機車、機車與我的單車,讓人感到窒礙難行,心情也隨著路面的縮減而越加沉重。進入了第一個隧道後,發現真的跟傳聞中的一樣,砂石車的引擎聲真的會逼死人,像隻慢慢逼近的怪獸,讓人不得不加緊腳步,趕快逃離那個隧道。

DSC_2551

沒想到才騎了沒多久,就過了一個隧,來到了一個月前來過的清水斷涯,而斷涯先生似乎正在跟我說「歡迎來到蘇花公路,考驗才正要開始」。一想到接下來還有十一個隧道要挑戰,就覺得渾身不對勁。

在通過第二個隧道時,後方砂石車想禮讓我,龜縮在我後方遲遲不肯超車,雖是善意的舉動,但造成我極大地壓力。只能盡全力把速度拉高,腎上腺素全部打開,不斷地騎騎騎騎騎,騎了超過八百公尺,最後在出口前二十公尺他終於忍受不住超我車了。出了這個隧道之後的身體就像跑完百米跑似的疲憊,原來這就是隧道阿。

而接下來的隧道幾乎都是連續出現,一連就闖過了十個隧道,到達了第一個休息點,水泥重鎮─和平!看了看和平車站,心裡只想說這裡怎麼會有人坐車來呢?實在是很荒涼的地方啊。後來才發現原來他們的客源都是水泥工廠的員工。

從和平到南澳這一段,坡度雖然還好,可是卻出現了最危險的一個因素,Water。起初以為只是小小的雨,沒想到越下越大。停車穿穿雨衣時,抬頭一看,發現頭上正是……落石區阿!!只能拜託石頭不要掉下來了。

一個月前的機車環島以及這次,在照相時都會遇到小落石的拜訪,真是好險都沒被砸中,其中最大的落石大概有雞蛋般的大小,被砸中的後果實在不堪設想,只能說算我運氣好。

DSC_2639-2

在漢本車站的時候認識了兩個香港來的旅客,他們一年竟然可以來台灣玩個十幾次,真是太猛了。而從漢本到南澳這段路其實我已沒太大印象,但是並不會太累,也漸漸習慣蘇花的路況,在南澳後做了短暫的休息後,直衝上蘇花的最高山路,超過五百公尺的山。

爬坡時,我採取跟南迴截然不同的策略,因為在蘇花牽車其實也非常恐怖,所以我選擇直接衝刺到有路肩的地方再兩分鐘,如此重複下去。好在蘇花的路肩間距並不算長,所以我可以得到充分的體能回復,如此也能讓後方車陣先行通過,巧妙的避開砂石車。沒多久時間就攻下蘇花最高的一座山頭,來到了東澳。

東澳這個地方並不發達,我想應該是它離蘇澳太近了,但也因為前一天看到人家文章說東澳到蘇澳只有不到九公里之類的文章,加上地圖上顯示這座山的坡度跟前一座山差非常多,讓我有點鬆懈。

萬萬沒想到這種緩坡才是最恐怖的,因為會有非常長的一段距離在爬坡,相當消耗體力,途中休息時間越拉越長,頻率也越來越高。有時候看到遠方繞著山的上坡道路真的會崩潰,因為有個坡真的讓我絕望了,只好稱呼它絕望坡。看到開路先鋒廟後,真的鬆了口氣,這代表著蘇花快完結了。似乎有兩個照相大叔對我很好奇,還跟幫我拍了幾張照片,說改天要寄給我。

過了山頂後,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下坡了,終於,我到達了南方澳觀景台。只有感動可以形容這個時刻,我征服蘇花公路了,辦到了,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掌聲吧!

DSC_2653 (俯瞰南方澳)

大戰完蘇花,正在宜蘭冬山的小七吃晚餐,打算做較長的休息,順便看看大學同學痾安有沒有在家,沒想到他老兄不沒接電話,看來只能去羅東或宜蘭找一家旅館來住了吧。但就在我要踏上車子的時候,有位陌生的大哥叫住我了,問我要不要去他們家住。哈,難道又要白住一晚了嗎!

晚餐不但被他們請了一頓快炒大餐,還吃了冬山鄉路邊的小冰店,這樣白吃白喝白住還真的有罪惡感啊。

俞大哥跟我聊了許多,他是在開砂石車的,我只能說酷啊!在蘇花經過這麼多砂石車的折磨後,不知為啥心中出現一個想座砂石車走一趟蘇花的怪想法,可能是為了享受這絕對壓倒性的力量吧。沒想到這個晚上就遇到了砂石車司機,讓我對於砂石車的好奇心滿足了不少。

俞大哥是個很客氣、很誠懇的人,能認識他們一家真是太好了。整晚都很熱情的被招待,頓時讓身處異鄉的我有「家」的溫馨感啊。

DSC_2663-2
(收留我的一家人)

單車環島 Day7:原來法國人中文比我好

由於昨天住國小的關係,所以今天勢必得早點出發,不然嚇到小學生就不太好了。昨天小弟的按摩,讓我今天狀況特好,腿力有種重生的感覺。太棒了,一鼓作氣到花蓮吧!

從長濱到花蓮這段路怎麼騎怎麼美,搭配上早上的陽光,還有什麼景色能比這更美呢?因此一路上也照了很多照片,實在很滿足。

突然間,眼前出現人的背影,看來又是一位徒步環島的勇者,看身高原以為是個男生,沒想到當他把墨鏡拿下來,竟然是一個外國女性,是個叫做Laplace的法國人,沒錯,就是那個Laplace轉換的Laplace。

更令我驚訝的是,她中文講的跟台灣人根本一樣啊,發音超標準,若不是她這洋人長相,還真的不會覺得他是外國人耶。原來她已來台了九年了,這也難怪中文這麼好。起初因為想學武術而來到台灣,沒想就這樣愛上台灣了,

聊了一下發現她竟然跟我研究所同校,也算是蠻巧的。第一次跟中文這麼好的外國人聊天,總感覺有點怪怪的,因為平常遇到白人就習慣要講英文,沒想到這次可以完全使用自己的母語。

DSC_2446

來了,終於要來了,今天的第一座山,海拔不低,帶了三罐水就衝了。在爬了半小時後,到了一個休息站,想說應該差不多了吧,看一看bikemap發現地圖顯示我才剛到山腳下而已,挖哩!那我前面這麼努力踩踏到底算是什麼?臉都發白了,嚇得我趕緊去找店員問問。

原來是地圖壞了,我已經差不多到山頂了,接者一個小坡後就是順順的滑下去。但是好景不常,滑完這個下坡馬上又到了下個山,一層一層的魔王等著我去挑戰。當然,下一座山比第一座矮了不少,克服了之後就快到花蓮了,加油!

自從到了花蓮後,一路上都會看到花蓮客運的牌子,可以說是我在花蓮的好夥伴。因為海線這個地方沒有火車,所以當地人如果想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在這裡移動,最好的夥伴就非花蓮客運莫屬啦!

到花蓮後第一件事當然就是去吃吃公正包子啦,沒想到在我點餐的時候又再度遇到Laplace。至於為什麼走路的會比跟騎車的同時抵達?因為她老姊走到一半覺得路變得越來越小,路上卡車又很多,所以就搭一位大叔的便車過來了。

晚上在火車站附近買了一包花蓮麻糬,原本想把它當作明天蘇花的補給品,不但可回升體力,又可享受花蓮美食,真是一石二鳥之計阿。而這完美的計畫,在我品嘗完第一個麻糬後宣告破裂,真的是太甜了,如果真用這當補給口糧,蛀牙大概又要再多兩顆了,最後只好忍痛把它送給旅館櫃檯。

OLYMPUS DIGITAL CAMERA

OLYMPUS DIGITAL CAMERA(離花蓮市區不遠的七星潭)

 

單車環島 Day6 : 神奇便利商店

歷經千辛萬苦的包子最好吃

可能是因為前跟蚊子先生開Party到太晚,一起來狀況就不是很好,原本以為六點就能到東河包子,竟然九點才到達,足足比計畫慢了三小時。不過什麼時候吃並不是重點,東西好吃才是最重要的啊。

DSC_2247(早上太陽好漂亮)

DSC_2275

DSC_2284(東河包子)

肉餡從被咬開的縫隙奔騰,像是脫韁的野馬,不斷前進,香味從我臉龐面延開來,直撲鼻子,對於肉餡我只有一個評價,新鮮、新鮮、再新鮮,唯有新鮮的豬肉才能達到這種口感。而包子皮也毫不馬虎,完全沒有水氣過多造成彈性消失的問題,相當具有彈性,。在這兩著內外搭配之下,全台灣最讚的包子,終於誕生。

在東部,很難在便利商店裡面找到香蕉,我相信是因為這裡的人習慣直接跟水果攤買水果吧,所以我也跑去水果攤湊個熱鬧,買一根香蕉帶走好了。沒想到後來老闆娘直接送我兩根香蕉,真是太不好意思了啊。

DSC_2285(香蕉阿罵)

不料在吃完這麼豐盛的早餐後,反而沒有體力再繼續走下去了,進行了這趟旅程停最久的一次涼亭休息,邊用手機看臉書來打發打發時間,大概休息了二十多分鐘才繼續前進,希望不要就此力竭呀。

到了下一家小七,遇到兩個從花蓮騎過來的好心大叔,給我肌樂支援,效果真的不錯。大叔勸我最好繞進成功鎮市區買一瓶,不然會很淒慘。沒錯,我現在的大腿的確是已經痠痛到極點了,只要踩幾下踏板就會感受到明顯的酸痛感,噴完肌樂後也跟大叔們聊了聊,還順便推薦了一下昨天住的旅館。我將近在這小七休息了一個小時多,不過的確讓我的體力肌力得到很大的回升。

DSC_2303(肌樂大叔)

在前往三仙台的自行車道上,覺得這自行車道真的很怪,沿路上看不到什麼風景,比較像是鄉間小徑。至於曾被我堂哥形容成沒去過等於沒到過台東的三仙台,真的是漂亮啦,但是走到一半才發現我的手機還在車上,而我的車又停在人來人往的地方,實在沒辦法放心逛大街,八拱橋只走到一半就掉頭了,有些遺憾。

OLYMPUS DIGITAL CAMERA(沒能好好探索的三仙台)

原本以為之後都不會遇到環島兄了,沒想到又在一個涼亭看到他老兄在睡覺。之後又在往長濱的路上遇到他,而這也是我這趟旅程與他最後的相遇,想起來是有點感傷啊。

DSC_2312(環島老兄)

神奇便利商店

不知不覺夜黑了,停在長濱鄉唯一的小七邊吃晚餐邊尋找住所。在結帳時,有位店員問我需不需要幫忙。他得知我還在找棲身之所後,表示要幫我問問看附近的小學是否可讓我住。好耶,今晚就來國小住一晚吧!

DSC_2335(小七店員們)

DSC_2325(開教室給我睡的替代役葛格)

安頓了車子行囊後,回到小七去跟店員們說聲感謝,旁邊有個國中的小弟看我在冰敷,主動要幫我按摩,邱甘心阿!而且這小弟的技術非常好啊,感覺是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大師,對於已被折磨六天的大腿,有著很巨大的幫助。

DSC_2327(幫按摩的小弟)

這間小七,真的是給了我無比的驚喜與感動。來往的客人都跟店員超熟,有種整個長濱鄉是個大家庭的感覺,跟平常我生活的地區的便利商店有很大差異。畢竟在這裡要買東西,大概就是來這間店了,所以大家感情格外熱絡。

在這也認識了另一位用雙腳漫遊台灣的勇者,路上都睡消防分駐所,這也是一個我完全沒想過的方式。跟他不知為什麼就很有話聊,頻率特別相近。當然我也介紹了王大哥給他認識認識,他看起來也對大哥很有興趣啊,一直提醒我要記得給他大哥的臉書。

DSC_2337(徒步環島仁兄)

也就在此時,門口突然出現了一位大嬸,看似想在外面的桌椅直接睡一晚,於是熱情的店員便邀請她老姐到長濱國小住一晚,看今晚的長濱國小要搖身成為青年旅社了。

DSC_2345(神秘的大嬸)

大嬸正在用機車環島,預計三天環完(也太快了吧),至於為什麼要環島,她說我們這些年輕人不會理解的,其實還蠻好奇是什麼動力驅使這位大嬸騎著那100 c.c的小塑克達,以飛快速度環繞這座寶島。

DSC_2363(寧靜啊)

晚上的長濱國小顯得特別幽靜,這就是東部阿,好山好水不無聊。第一次住國小讓我感覺特別興奮,直接睡在會議室的桌子上更是特別,雖然中間睡一睡差點掉下去就是了。雖然今天是我環島完整一天裡里程數最少的一天,僅僅只有80公里,不過卻是充滿驚喜的一天。

DSC_2349(後面好多獎牌啊)

DSC_2353(今晚的床就是它了)

或許是某種奇怪的緣分吧,在這的國小體驗之後,我竟然又住了快一年的國小教室。

單車環島 Day5 : 逆風、海岸、上坡,東台灣的考驗

Day 5  環島的朋友們啊!

三個大魔王

有人說,要環島就要擊敗三個大魔王,南迴公路、蘇花公路、北宜公路,缺一不可。因為不想在艷陽下挑戰環島的第一個大魔王,所以選擇在五點起來整裝鐘出發,希望可以用從容的時間來應戰。

早上的南迴車子相當少,可以悠閒地慢慢騎。一小時後,才開始進入真正的山區路段。應該是前兩天騎了310公里的關係,今天的腿特別不聽使喚,爬了幾個坡後,已經開始無法出力。不只腿開始沒力,心跳也偷偷加速到了無法負荷的程度。氣喘呼呼,氣喘呼呼,真的好累啊,體能到達極限了嗎?啊,上次用單車爬坡到底是什麼時候的事了?

DSC_2093

古魯丁的回憶

剛從「夢幻之島」回到腐敗的古魯丁大陸,帶著五張「對武器施法的捲軸」,這可不是單純的幾張紙,而是熬夜一整天的戰利品。不自覺的從嘴角露出微笑,真是收穫豐滿滿的一個夜晚。

國三畢業的暑假,是我在虛擬世界最活耀的時期,每天都會花一整個夜晚,投入在當時最熱門的網路遊戲「天堂」,直到太陽出來才肯去睡。就在我關閉電腦,準備要睡的時候,堂哥出現了,他邀請我一起挑戰家鄉的後山。而我竟然也不知在想什麼,答應他了。

此時堂哥正熱衷單車,對於單車有著瘋狂的投入,不是在騎車,就是在修車的路上。體能早已超越我好幾個檔次。除了體能差距外,自己整個暑假熬夜打天堂,在體能上產生非常大幅度的衰退。總之,這夏天的後山,讓我對爬坡產生留下很不好的記憶。

 

一人的南端

眨眼後,是九年後的夏天,眼前的坡道不再是家鄉的後山,而是那鼎鼎大名的南迴公路。雖說兩次看起來都是向非水平的道路前進,而兩次在本質上卻有著根本的差異─意念。當時的我,一心只想趕緊回家睡覺;現在的我,卻是想快點到達南迴最高點─壽峠。這是就是有無戰鬥意識的差別。

我所採取的爬坡策略是,騎不動就直接用牽的,不管怎樣都不能停下來休息就是了。可惜到我走完南迴才體會到,牽著這麼重的車往上爬,也是很耗體力的一件事,牽車時體力根本不會得到回復,不如先停下來休息一下再繼續騎。

雖說身體很疲憊,但一人在漫步在山林,穿梭光線間,閱讀綠的葉,聆聽鳥的歌劇,享受阿,享受。

P9040137(一人的南迴)

 

DSC_2110(包場了)

DSC_2119(太陽出來了)

有志者事竟成,在連牽帶騎的半死不活狀態下,看到了個大招牌,上面寫著「歡迎光臨台東縣」。一眼望下去,之後的路段好像都是下坡了。奇怪,最高點不應該是壽峠嗎?為什麼我完全沒看到這之類的牌子?

算了,先不管這麼多,就先順著溜下去看看吧,說不定壽峠還在後面。事後求證後,才發現那其實就是大名鼎鼎的壽峠,沒仔細看看實在有點可惜。

DSC_2130(壽峠)

仗著海拔460公尺的高度,加上又是雙線道,整個下坡過程時速表常常超過40km/h,這種速度感只能說很過癮。苦盡甘來啊,也許這就是辛苦爬坡的犒賞吧。

 

逆風、海岸、上坡,東台灣的考驗

下完坡後看到一家很大的7-11和好幾攤小販,這應該就是讓要進入南迴的駕駛們做最後補給的地方吧。跟旁邊的水果攤買了一盒芒果,真的很香很甜,難道台東連水果都比較好吃嗎?原以為南迴這段路會有很多單車騎士,沒想到騎到現在都沒半個,可能大家都要上班吧。

到達台東的的後,想說接下來的旅程會比早上輕鬆很多,不過萬萬沒想到,迎接我的竟是海邊的超級大逆風跟無敵大豔陽。我的腿力已經被南迴摧殘得所剩無幾,要對付這個逆風,實在不容易。

在這之後的兩個小時,我停車休息了超過十二次,一路都上的時速只能夠在12~14km/h之間徘徊,實在慢的可憐。總里程數到現在還沒超過四十公里,今天完蛋了吧,照這進度只能騎到大武鄉在過去一些。

DSC_2153(山水一線間)


DSC_2170(不知是不是運水的管線)

DSC_2174(到出海口的河口寬度跟小溪差不多,這是山跟海靠很靠近才有可能發生)

難道我整個東部旅程,都要被這怪異的逆風給牽制嗎?如果我持續維持這樣的速度,我不可能在預定時間內完成。

也忘了在哪次休息後,體能開始有了些回復,慢慢有辦法將力量傳遞給踏板。而我的東部之旅,在這個時刻才正式展開!雖說是花東縱谷,但這裡的路並不同西部般平坦,而是充滿了高低起伏,許多上坡在前方道路虎視眈眈。

DSC_2200(小上坡在東部是家常便飯)

經過一家沿海小七,原以為想說水量還充足,就帥氣的飛過去。騎了兩公里後才發現不對勁,剩下的水不一定可以讓我撐到下一家商店,就只好乖乖的掉頭回去。

在東部,要找到一家便利商店都不是容易的事,錯過一家7-11,下次可能就是四十公里之後了,所以後來我不管有沒有需要,經過便利商店的時候最好是停下來補給。

 

環島的朋友們啊!

在這家7-11也遇到了東部第一個同向環島車友,而且騎的車竟跟我的竟然一模一樣,都是在捷安特租的。雖然我們並未一起騎,但是後來的兩天與他相遇了十次以上,真的是蠻有緣的。

DSC_2189(跟我其一樣車子的老兄)

在我剛跟這位車友在7-11告別不久後,看到前方出現一個拖著菜籃緩慢前進的傢伙,難道有人特地去7-11買菜嗎?他老兄皮膚是令人震撼的顏色,似乎是黃種人所能到達的極限膚色,這傢伙到底是曬了多久的太陽啊…

停下來詢問後才知道,是一位要用自己雙腳環繞台灣一圈的男人。拖著一台菜籃車,揹著一個大背包,還帶了十公升的水,我根本無法想像他的裝備有多重。平則是在國小裡低調的搭帳棚,三天才進一次旅館全身清洗,實在太酷啦!

DSC_2188(走路環島的裝備還真是重)

如果能夠帶個帳棚住的確可以省下很大一筆費用,單車旅行最大的花費就是住宿跟食物,能夠省下住宿的錢,必定能讓開銷有效降低。我想之後也來試試看吧。

牽著車和他走了一段路,想看看到底是怎樣的人才會有「用雙腳走遍台灣」的想法。這才知道他至少還要再走二十天才有機會完成,真的是相當漫長的旅程。不禁想問問他,這一路上的孤獨,真的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嗎?

不久後,剛剛那位在遇到7-11的車友也加入我們,整段路上只有我們三個,好像這是我們專屬聊天室。在山與海的環繞下,原本互不相似的三人,就因為秀麗的東台灣而結識,大家互相分享路上發生的趣事,好不痛快。閒聊一陣子後,大家又踏上自己的旅程了。

不知為何,從東部開始就常常會有路人給我鼓勵,這些加油聲,說實在還蠻有幫助的,能在沒有心情繼續前進時,讓我繼續踩動踏板。而遇到一位車友,也會讓我的均速有短暫性的增加。

真不敢想像在美國大西部的荒野中騎車,會是怎樣的感覺,應該孤寂到崩潰吧?如果一個人在月球上騎車,又會是什麼樣的感覺呢?一路上不禁在腦中問自己這些奇怪的問題。

 

最好吃的臭豆腐

沒想到在天黑之前,我竟然如願的達台東市,總共騎了104公里,這是我在中午以前完全無法想像的里程數,對我來說這可以算是一個小奇蹟了。

不過說到台東市,我還真的不太清楚這裡有什麼好吃的,不過來到這邊,總是要品嘗一下當地美食才對。不過我也懶的用網路查詢什麼「台東必吃十大美食」這類的東西了,直接詢問當地人或許會找到很獨特的東西。

就找了間檳榔攤,問問有什麼推薦的好吃料理,老闆娘跟我說有四家是來台東一定要去試試的,分別是老台東米苔目、林家臭豆腐、黃記蔥油餅以及楊記地瓜酥。可惜後面兩家都關了,不知為何台東的店都這麼早關阿,現在也不過四點啊。不然還蠻想吃吃看蔥油餅的。

臭豆腐一直是我還蠻喜歡的食物,但因為它算是頗油炸的食物,所以我並不是很常吃。走到林家臭豆腐的前面,看到頗多人在店門口排隊,果然是間人氣店家。不過人氣並不跟好吃畫上等號,多的是那種被炒作到聲名大噪,吃起來卻一點也不怎樣的店。真正的比賽,一直都是在食物入口後才開始的。總之先點一盤來吃吃看吧。

疑!怎麼豆腐被切成了這麼小一塊呢?以前吃的臭豆腐都是很大一片,然後裡面的豆腐是比較富含水分的嫩Q型態。而這次的不一樣啊,不但小小的,單從看外表看來是比較酥脆的,炸皮底下的豆腐不知是怎樣的型態呢?

OLYMPUS DIGITAL CAMERA(傳說中的臭豆腐)

啊啊啊,這一咬下去可不得了啊!原來,原來皮裡的豆腐極為酥脆。入口後,炸豆腐的香氣在口中擴散開來,微酸的醬汁配上清脆的高麗菜也趕緊跟了上來,爽口的醬汁不但解決了油炸物口感乾燥的問題,還讓整體的協和程度上升好幾個檔次。口感酥脆,卻感受不到油膩。絕配啊,絕配!

如果你是喜歡酥脆類臭豆腐的人,想必會喜歡。過了一個小時,我著了魔似的又回到這家店裡點了一盤來吃,我想我已經找到這台灣最好吃的臭豆腐了。

單車環島 Day4 : 那黑寂海岸公路,劈面撲來

等紅燈也是一種吃早餐的style

卡滋卡滋,口中嚼著香脆的牛奶麥片,看了看手晚上的錶,原來已經早上八點了。看來我還真是專業摸東摸西大王,整理個裝備都可以花這麼久的時間。似乎有點不太妙,因為今天的目標是屏東楓港,距離這邊可是有160公里,路程不但更甚昨天,而出發的時間卻硬是比昨天晚了兩小時。

哎呀呀,今天夜騎大概是無法避免的。一想到今天可能要夜騎,便不自覺的加速踏板,看來潛意識也是希望能把夜騎時間縮短多少是多少。也因這種心情,剛出發的時候小車車便以前所未有的高速行進。就用這種頗具氣勢的速度,直接航向楓港吧。

在台南仁德時,終於遇到了第一個單車環島騎士。回顧照片後,才發現這位仁兄的穿戴跟我好類似,只是色系不太相同,兩人站在一起有點像是種日本的「戰隊」。不過說來奇怪,我竟然在騎了350公里之後,才找到同樣要繞台灣一圈的朋友,到底是這我環島的時間太奇怪,還是現在大家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熱衷環島了呢?我想,等繞完一圈後或許會有答案。

DSC_2034(第一位遇到的環島夥伴)

進入高雄市區後,一切的節奏都改變了。俗話說,「要毀滅一個人,就讓他等紅燈」。高雄市區瘋狂的紅燈,加上中午的南台灣豔陽,它們真的成功毀滅我了。每每望著紅燈上倒數的秒數,想著「到底還要再等幾個紅燈啊。」這可是我離開台北,享受了好一大段暢通道路後,所第一次遭遇的紅燈的獄。

更糟的是,高雄市區是長條的帶狀分布,因此必須花很多時間來穿越這段繁華且交通壅塞的地帶。光是穿越高雄市區,就花了一個半小時,根本是耐心與體力的考驗。

穿越市區之後是小港,迎接我的是無盡直線與貨櫃車,這是本趟旅程與大型車輛的第一次近距離接觸。雖隔著一層分隔島,但那高扭力引擎不斷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隆隆聲響,無形中給我帶來莫大的壓力。

DSC_2044(小港是有自行車專用道的,只是路障礙物有點多)

根本怎麼騎都是無盡的直線啊,我到底要什麼時候才能突破高雄呢?體力也耗損的差不多了。拜託,拜託,讓我穿越吧!

呼,呼,呼,已經沒心情抬頭看前方的風景了,只顧低頭猛踩腳下的踏板。當再度抬起頭時,風景好像和剛才不同了耶。咦,什麼時候出現一座橋了?而且是一座大橋啊啊啊!回過神後,感動的情緒瞬間覆蓋了我,想必這橋下就是傳說中的高屏溪吧,真是令人震撼阿。

DSC_2053(再會啦,工業大城,高雄)

穿過高屏溪就到屏東了吧?在橋上我估計了一下大概多久會到楓港,看來在情況控制範圍,真是太棒了。打了通電話跟旅館老闆訂房,表明大約七點半會抵達後,便持續加緊我的腳步。

奇怪,車子怎麼的變得這麼重,好像多載了好幾顆石頭。起初並不以為意,想說應該是自己體力下降的關係。只是越騎越感到不是很對勁,回頭看了一下輪胎,才發現整顆輪胎都洩了氣,看來是沒氣了。帶了半個台灣的打氣筒,終於可以派上用場啦。

當我一把打氣同連結上輪胎的充氣接口時,裡面的空氣竟然像鬥牛看到紅布一樣,瘋狂地往外衝出。漏氣啦!漏氣啦!我的輪胎漏氣啦!

這時的我只有慘字可以形容了,打氣不成反漏氣,不管在路邊怎麼研究那個打氣筒都沒用,完全不知如何使用。就在我無助的牽著車子往回頭路走時,看到遠方的對面有一家汽車維修廠的招牌。太好了,終於有救了。

DSC_2071(雖然爆胎,但看到不錯的風景)

在維修廠大哥的幫助之下,我的輪胎又再度回復了活力。果然還是汽車專用的空壓機啊,馬力特別強大。可以繼續向楓港出發了!

 

那黑寂海岸公路,劈面撲來

不久後便到了大名鼎鼎的枋寮,其實我早已忘了國文課本裡頭「車過枋寮」上到底寫了什麼。到底是什麼呢?不過我倒是對這個標題特別有印象。

雖然想不起來余光中的那首新詩到底寫了什麼,不過我知道我並沒有忽然一個右轉,也沒有被那最鹹最鹹的海劈面撲過來。

就在我努力邊回想「車過枋寮」時,夜幕竟已偷偷降下。最不想見到的夜晚,來了。更糟的是,在枋寮楓港這段路,是沒有任何路燈的,眼前景象是絕對的黑暗。而危險並不只是黑暗,一路上還充滿著砂石車及遊覽車,只能期待它們的車頭燈夠亮了啊。

其實,若是以欣賞的角度,這段沒有路燈的海岸公路,還真的蠻美的。如果能夠靜靜地坐在某處欣賞這寂靜的黑夜海景,肯定是一種視覺饗宴。只可惜現在的我並沒有時間,有的只剩旅館老闆娘不斷打來詢問「到底到了沒」的電話。

DSC_2077(冒生命危險在黑寂公路拍的,真的就是這麼黑,絕非小畫家塗黑喔)

這段黑夜海岸公路大概騎了一個小時才終於結束。看到路燈又重新出現在路上,雖鬆了一口氣,但還是覺得眼前的路好像永遠不會有止境,該不會陷入了某種無限迴廊吧?啊,世界上應該不會存在這種東西才是啊。不管怎樣,硬著頭皮硬繼續騎就對了。唯有如此,今晚才能睡在南迴的起點。

終於,終於,看到台一線的終點了。台一線,全長460公里,由台北到屏東,貫穿西部十四縣市,有「全台最重要省道」之稱。一個月前騎機車經過這個終點,並無什麼特殊感覺,但這回可不同了,畢竟是用自己的雙腳來到這個地方的。

DSC_2085(台一線終點)

要住的旅館就在終點牌子的斜對面,叫他終點旅館應該蠻適合的吧?不過古人說,有終點必有起點,這間旅館雖是台一線的終點,但同時也可稱上南迴公路台九線的起點。那這樣我到底要叫它終點旅館,還是起點旅館呢?在花了一瓶牛奶的時間思考這個問題後,還是不得其解。

看吧,這個世界果然充滿謎團啊。

單車環島 Day 3 : 來得及,不急?

就算在大佛面前也不會突然聽懂日文吧?

今天跟台南的一位女性友人約好要吃飯,因為接下來的時間她都有事,就只剩下今天有空,如果我今日來不及騎到台南,那麼我們就無緣了。

從台中到台南的距離是150公里,這對我來真是個很大的數字,前兩天我的總里程數加起來也才不過就是這樣,要在一天之內騎完前兩天的份量,怎麼想都是不太可能的阿。就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吧,騎到哪算哪。

也因為這樣放鬆的心情,在經過彰化時,看到了八卦山的指示牌,興起了繞進去看看的念頭。由於一個月前的機車環島,我選擇了會經過鹿港的海線,也就沒繞到較為內陸的八卦山。而這次單車環島,八卦山就在我的路線上,總不能視而不見了吧。

雖說看到了八卦山的指示牌,但是好像怎麼騎都看不到上山的路。只好向一位小折騎士問路了。這一問才發現他去年也才環過島阿,還給了我不少環島的建議,現在每天都騎十公里去上課,看來也是個單車愛好著。

原來這就是八卦山啊!牽了好一陣子的車才終於連滾帶爬地上來。這兒能夠遠眺彰化市的風景!或許對一般人來說,這景象沒什麼吸引力,但我最愛這種眺望視覺了,從這個角度看下去,樓下的街道好像都變成了模型呀。

OLYMPUS DIGITAL CAMERA(置身高處的感覺)

從小就對城市建築物情有獨鍾,喜歡研究每個不同規模城市的結構,不得不說這裡真是個好所在。等等一定要好好欣賞一下彰化市的容貌。

趁著沒人的時候,趕緊架了腳架照,想照跟大佛照幾張合照,沒想到才剛架設完相機,遠方就出現了一群人,看起來像是旅行團。哎呀,真是太不巧了,都還沒照到相耶。

DSC_2012(最後還是有跟大佛合照)

旅行團中有個兩大姊走向我,一手指著相機,一邊說著滿口日文,好像認定我也會說日文似的。說實在,我還真的聽不懂日文,不過在雙方比手畫腳溝通之下,終於了解她們是想問我會不會調整相機的時間,果然肢體語言是最通用的世界語啊!

整台相機的界面都是日文,我想我可能比她們更一頭霧水,不過竟然有人來求助,還是要表現點誠意吧。隨手按了幾下自己覺得有可能的按鍵,發現還是無法調整相機裡的時間,只好跟她們說聲抱歉囉。

其實我還蠻好奇她們是日本哪個地方的人,就開口用英文問她們從哪裡來。沒想到不說開口好,一聽到英文她們就滿臉慌張,想要趕快離開現場。下次用台語試試好了。

 

來得及,不急?

一路上看著我的里程表不斷增加,順利通過台中、彰化、雲林、嘉義,每突破一個鄉鎮都會有種「我辦到了」的感覺。這一路上,連我最愛的「嘉義噴水火雞肉飯」都跳過了,可見我是多麼用功的的趕路。

OLYMPUS DIGITAL CAMERA(忘了這是不是濁水溪,真是廣闊)

終於!終於!抵達了台南,到的時候天竟然還沒黑,進度真是超乎想像的順利。事實上,今早由清水出發時,我便陷入要選擇走西濱公路還是台一線的困境。

西濱公路靠海,車少紅燈也少,是個適合趕路的好路線,不過到台南時,還得再往東橫切25公里才有辦法到我朋友那。然而,西濱路程雖長,但應該可以用比較高的速度騎行。只是不管多高速,25公里大概也是要騎一個半小時。

台一線路徑上看來比較短,可是紅燈讓人騎騎停停,不但很浪費時間,也挺惱人的。好處是會有許多店家與路人,或許這樣比較有環島的感覺吧?

不對,台一線紅燈雖多,但就算把所有等紅燈的時間加起來,應該還是不會超過一個半小時才對吧?應該是選擇台一會比較快才對?不管怎樣,對於要走哪條路還是很掙扎。一直到真的騎到最靠近西濱的那邊,才堅定下來要走台一線的意志。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騎行西濱公路的話,到這裡可能已經晚上八點了吧,應該也就沒機會跟我朋友吃飯了。不得不說,這個在台一線與西濱公路之間的選擇,對我至關重要。哈哈,緣分還真是個神奇的玩意呀!

DSC_2024(騎了好多公里的一天)

在與朋友會合前,還特地先換了套乾淨的衣服,就怕經過炎夏一百五十公里釀製的汗水味道過於香醇,也怕朋友搭配這味道會吃不下晚餐。不過後來還是被嫌很臭就是了。哈哈,果然久釀汗水的威力還是略勝一籌。

因為更換衣服,加上錯估約定地點的路程,讓朋友等了半小時之久,還真的是很對不起她。夜幕漸漸降臨,似乎是晚餐時間,讓我們趕緊開始美食巡禮吧。

說到吃,還真的是在台北兩年很不習慣的一點,路上要找個小吃攤實在頗為困難,在市區吃的選擇少,價錢又不是很親民。有時候光要吃個平價晚餐,就得大老遠跑到別的地方去買,跟在台南的三步一小吃,五步一大吃,真的是有很大差別呢。單論小吃,台南或許是世界第一呢。

台南美食的一號先發,是越南料理小吃。說也奇怪,越式料理在台灣還算常見的,但長這麼大竟然還沒吃過,就讓我來嘗嘗吧。

先是點了份豬肉河粉,當河粉入口時,一陣冰涼貫穿全身,曬了整天太陽的疲熱身驅,就像是乾涸的河床遇上久降甘霖,瞬間回復生機。口感可說是相當清爽,不油膩也沒有不悅的味素口感,真不愧是處於熱帶地區的家常食物啊,適合夏天極了。

緊接著而來的是越南春捲。餡料扎實,看不到絲毫偷懶的痕跡。餡料的搭配,更是恰到好處。當然,也是同樣的爽口。

吃完了主餐後,和朋友買了杯果汁來喝。有趣的是,老闆娘在打完果汁後,會先用杯子給客人喝一大口,之後才把剩下的果汁裝進700c.c的容器,總共喝的量超過900c.c,讓我見識到什麼叫做「便宜又大杯」。

在這炎炎熱天,當然不能忘記夏天最好的夥伴啦。爽口的仙草冰,加上特製的鮮奶泡,形成一股協調的口感,讓人忘了這是高溫三十五度的夏天。吃到這邊,不但肚子飽飽,還讓我有種能夠再騎一百五十公里的感覺。

許久沒來台南,果然還是很喜歡這裡的食物啊。不只價格便宜,味道更是一流。大學雖在台南待了四年,但是這個地區我還是頭一次來到。在當地嚮導兼饕客的帶領下,吃了許多意想不到的美味食物,真是相當感謝喔!

單車環島 Day 2 : 老闆娘,我沒有要排隊啦

海邊的無限迴廊

嗶!嗶!嗶!手機鬧鐘開始演奏晨間交響曲,螢幕顯示早上八點鐘,以昨晚兩點多才睡的情況看來,這樣算是很早起了。

望向窗外,看見仍舊滂沱大雨的天空,腦中不禁想起昨新聞中不斷撥放的中南部豪雨災情畫面,以及痾德勸我終止環島的建議。一想到這些,我的信念多少有被動搖到,看來只好先回被裡睡回籠覺,晚點起來再看看雨勢有沒有減緩,就這樣吧。

就這樣睡到了十點半,雨勢還是跟早上看到的一樣,看來是不會停了。好吧,只好再度跟雨決鬥了。整裝就耗了許多時間,十二點的才正式踏上單車,這樣的進度確實很令人擔憂。

剛開始覺得很奇怪,不管我怎麼用力踩踏,時速都到不了兩位數,會不會是昨天凌晨三點才睡,加上又沒有吃早餐的關係呢?於是我緊快去買了瓶牛奶,吃點麵包補充體力,看看是否能把時速給提升上來。

不幸的是,算吃完了早餐,時速依舊破不了十。這時我才赫然驚覺,是我自己動到計速器裡輪徑的設定了。其實昨天騎車時就覺得怪怪的,均速硬是比前天從八里騎回來快了將近十公里,而今天卻又是異常緩慢,原來都是我動到輪徑設定的關係阿。在打給捷安特門市尋求技術支援後,總算解決了這個問題。很好,終於又能無牽無掛的上路了。

在西濱苗栗後龍路段,遇到了個單車設備超好的傢伙,聊了之後才發現他的什麼心跳帶轉速表啊,全部裝備加一加竟然超過十萬塊,這時才知道原來單車也可以這麼花錢。當然,不只價錢是我的好幾倍,他的飆起速來也是我的兩倍左右,又再次見識到小個頭的威力啊。

從到新竹到苗栗這段路,我大部分騎乘的時間都是下著雨的,但是我發現騎起來的壓力比昨晚小了不少,看來真正帶給我壓力的不是雨水,而是黑夜啊。因此,現在雖下著雨,但只要有隔著雲層透進來的陽光,騎起來的感覺還是不錯的。

騎了一段路後,「西濱這段路根本都長的一模一樣」的新的,一路上也都沒什麼車子,可能十公里還遇不到一個行人,騎起來特別孤單。我把花了一千二買的喇叭拿出來用,這完意是當時想說一個人單車環島,沒同伴可以講話會很無聊,才臨時買的裝備。

OLYMPUS DIGITAL CAMERA(西濱公路一路上都是這樣的單調景象)

沒想到這會是我整個旅程中唯一使用它的時候,之後在其他地方不是因為汽車聲太吵,就是我已經累的根本不想聽音樂,又或者是風景太美以至於我沒心情聽。回想起來,這還真是我環島中最錯誤的一項投資啊。

OLYMPUS DIGITAL CAMERA(看來真的是太無聊了,竟然有時間用腳架自拍)

不知不覺就騎過了苗栗,到了台中,低落已久的士氣瞬間得到鼓舞。雖然我知道台中很大,到台中並不代表就到了今天的目的地。事實上我的進度根本才完成一半,但還是有種鬆了一口氣的感覺。

騎到清水的時天空就已開始變暗,此時一天才辦的手機網路終於派上用場,查了地圖後才發現,我原本的目的根本沒有旅館可以住,今晚就只好住在清水這個地方了。這時候我才感覺到Google map的威力,如果沒有它,我可能會浪費很多時間在找旅館,或是迷路。

P9010046-1(雖然騎不到目標,但夕陽不能不看啊)

 

老闆娘,我沒有要排隊啦

清水看起來是一個小鎮,鎮上的旅館大多老舊,而且價格很硬,完全不會因為我是單車客而打折,問到的價錢清一色都是八百塊一個晚上。竟然都一樣這麼貴,就找間看起來比較乾淨的地方來住吧。

沒想到這間旅館外表雖然「比較乾淨」,但實質上根本是個很奇怪的地方。老闆在check in時,給我的不只是房間鑰匙而已,還有電視冷氣遙控器,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旅館,心中暗自嚷嚷「難道連遙控器都怕被偷嗎?」

老闆娘看到我只有一個人進來check in,就順口問我是不是一個人騎車。哈哈,終於有人要我聊聊單車環島的事情啦,趕緊在腦中搜尋今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可以分享。

「啊,你要不要叫小姐啊?我們的小姐很漂亮喔!」這句話老闆娘以有點像是機器人的制式口吻說出。

啊,什麼?小姐??咦,這不是旅館嗎?內心不斷對自己發問。聽到這句話真的很傻眼。

「啊,我不需要喔。」我錯愕到不行的回答老闆娘。

原來我來到一家「很不單純」的旅館了啊。不知是否是這間旅館的關係,在清水的夜晚,總有種揮之不去的詭異氣氛瀰漫,一時間也說不上來是怎樣的感覺。

第二天早上,走下旅館大廳,看到一名老先生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似乎在等待著什麼。起初以為他可能是附近的鄰居,想來找旅館老闆聊天抬槓,看來是我太天真了。在我買完早餐回去旅館的時,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

「裡面很多人在排隊,你還要再等一下喔。」老闆娘這樣跟老先生說。

哦,到底是有什麼事情需要一早就排隊呢?這旅館好像也沒在賣早餐對吧?不禁又聯想到昨天老闆娘問我的東西。哎呀,看來也只能默默地將這家旅館列入黑名單了。

單車環島 Day 1 : 黑夜、強風、大雨都擋不住沒房可住的男人

黑夜、大雨、強風都擋不住沒房可住的男人

今天是我環島的一天,同時也是我在學校宿舍的最後一天,就是說我不但得在今天內搬完我所有家當,也必須整理好我環島所需的一切行李。不過更精確地來說,應該是只有半天的時間可以用才對,因為早上還有個家教,結束後就已經中午了。看來我在台北的最後一天,還是得家教啊!

用家教來當作碩士生涯的結尾,其實也挺適合的。畢竟,光是這兩年,我就教了二十三個家教學生,我的碩士可說有一半的時間都被家教給佔據,還真的蠻可怕的。換個角度想,能夠在出發前能夠講個物理課,賺個小旅費也是蠻充實的經驗。

原以為家教結束後,只要在兩小時我就可以把我的東西全部都寄回家,完成退宿的手續,沒想到這一弄就是弄了六個小時,真的是超過我的預期非常的多,進度也在此大幅度落後。

終於,我打包完了所有行李,時間已來到晚間六點鐘,外頭雖下著滂沱豪雨,但是房租合約只到今天的我,顯然沒有退路了,不管怎樣也只能硬著頭皮硬出發了。

OLYMPUS DIGITAL CAMERA(在宿舍大廳,再過幾秒就要出發啦)

剛開始在台北市區路段時,交通相當壅塞,動不動就要等上一百秒秒的紅燈,移動速度極為緩慢。不管怎麼樣,今天的目的是八十幾公里以外的新竹市,要到朋友痾德的家去睡一晚。一個月前機車環島也是住他在台南的老家,看來痾德還真是我環島的恩人啊。

依照現在的態勢,到新竹可能也是午夜以後的事了吧。或許會更晚也不一定,我心中當然不希望超過十二點才到,畢竟怕打擾到痾德的睡眠。隨著雨水逐漸流入身體,隨著時間不斷流逝,我的心情也越加煩躁與不安。我不斷加速踩著踏板,一心只想盡快到達今天的目的地。

OLYMPUS DIGITAL CAMERA(痾德意示圖)

在龜山的路段時,映入眼簾的是那無盡的上坡,他們仿佛在跟我說今天哪都不用去了。所幸在這個時候我的腿力還很新鮮,在緩慢低速檔的龜速爬升下,終於克服了「龜山」的挑戰。

在這無盡的大雨黑夜中,路上連行人都很難遇到,唯一能說話的人只有自己,所以說單車旅行是一場與自身對話的旅行,一點也不為過呀。

原以為過了這段小山路後一切就會步入正軌了,但現實總是殘酷的,等著我的是好幾隻巨大的惡犬,其中有次追上的狗來竟然故意不叫出聲音,先是跟了我一小段距離後,算準時間張開那銳利的牙齒。好險就在牠要咬下的那一瞬間,被我給發現了。霎時間,我趕緊把右腳收開,只讓牠老兄咬到了空氣,算是逃過了一劫。

雨真的越下越大了,如果只有雨,或許還沒那麼難應付,但好幾次強風還把我為了防止行李進水的垃圾袋給吹走,真的讓我充分體驗到什麼是「步步維艱」。

黑色的夜,無色的雨,時間的壓力,每一個都像是一塊一噸重的大石,壓的我連喘氣都困難。

終於,在凌晨十二點四十五分,抵達了痾德在新竹的租屋處。為了讓單車有個安全不被偷的空間,想把車子抬到二樓去。驚訝的是,我竟然連把車抬起來的力氣都沒了,只能雙腿鬆軟麻痺的站在原地。最後還是靠痾德幫我把車子給扛上去。

DSC_2006(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抵達痾德家啦)

 

單車環島 Day 0 : 迷路、來自無人島的男人

環島吧!

「沒有用單車體會過台灣的地形,根本不能算是環過島」這是在一個月前機車環島時,同行的堂哥跟我說的一句話。當初只覺得這單純是一句想要嗆我的閒話,沒有什麼意義,也不認同。

不知怎的,一個月後在房間吹著冷氣玩著電動的我,突然開始在意這句話。「難道我真的該去體會一下台灣的地形嗎?」、「原來我沒環過島啊。」、「機車環島回來後已經宅在宿舍打電動好一陣子了,我該出門動一動嗎?」我不斷的與自己對話。越是想著,就越是覺得我該用自己的雙腳,親身感受一下台灣。

好吧,出發吧!就這樣莫名地確定了本月分的二次環島旅行,只不過速度比上次更慢了些。考量到我九月十二號就要進成功嶺服兵役,我勢必得在八天左右完成環島。不管了,就在退宿那天出發吧!

 

迷路、來自無人島的男人

眼看著明天就要開始我的旅程了,在單車環島中,「單車」想必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現在卻連個影子都還沒看到,心中不免少了些踏實的感覺。

我必須趕緊去八里把我租的單車騎回來才行。現在已是傍晚,不但要坐車到八里,還得把車子運送回宿舍,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非常緊湊的行程。原想說可以帶著單車坐捷運回公館,但後來從捷運站工作人員那得知,只有假日才允許單車搭乘捷運,看來只能靠自己的雙腳了。

DSC_2013(像捷安特租的 Great Journey  我環島的好夥伴啊)

由於平時沒有騎車的習慣,要在沒有任何網路或地圖的狀況下,又是夜間騎行未知的道路,心理頭的不安便開始慢慢擴張。沒多久後,我的不安實現了,先是被狗追,再來就是「不意外」的迷失方向。

雖然是夏天,但太陽下山的速度還是遠超過我想像,很快天空就從一片紅色的大染布,變成烏漆媽黑的抹布。路上並沒有什麼路燈,而我唯一能夠依靠的車頭燈,似乎也宣告它快沒電了,只能勉強發出沒什麼照明效果的微弱的光線。除了陰森,我還真的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詞來形容現在的氣氛。

時間在我不斷迷路後,一分一秒的流逝,而隨著時間的過去,我越來越覺得永遠走不出這段河堤路,有一種不管怎麼樣都會回到原點的感覺。當我在某個交岔路口,慌張選擇要走哪一條路時,遇到了一個對我之後想法有著重要影響的朋友──王大哥。

王大哥膚色相當白,身材並不高大,給人一種常常待在辦公室的感覺。在問過王大哥後,才發現我差點要騎到五股去,要是沒遇到他,我可能要超過十二點才能回到宿舍。原本我只是跟王大哥問問路,但是因為突如其來的下大雨,我們都被困在陸橋下,也就相互閒聊了一段時間。

過了十多分鐘,雨勢不但沒有絲毫減緩的趨勢,還演變了超大豪雨。王大哥看這雨停不下來了,提議直接出發,並說要直接帶我騎回公館。事實上他跟我要走的路線完全相反,所以他不但要花半小時帶我騎到公館,還要再多花半小時折回原路。心想說這個人真是太熱心了阿。在這一路超大豪雨的騎行過程中,王大哥跟我分享了他用單車環遊日本以及勇闖沖繩無人島的故事。

這故事說來嚇人,他老兄泳褲一穿,什麼都沒帶,就跟著朋友遊了一個半小時的泳,到沖繩的無人島上,中間還差點被海流沖走。在無人島上僅靠著一支魚叉,把自己肚子搞定了。原來隱藏在小巧身材背後的是這麼驚人的生存能力,這麼震撼的求生意志啊!這對我這種過慣了都市生活的人,是何其震撼的旅行經驗啊。

王大哥說自從他過完這些流浪的日子後,已經不太能適應安逸的都市生活,平常上班都會想著下次的冒險,我想這就是一種冒險的靈魂吧。與王大哥的對話,讓我改變了對旅行的定義,說不定我內心深處的那顆冒險靈魂,已被激起了呢!說著說著,台北市的燈火開始在我們眼前蔓延,公館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