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日本Day24-28:那泡芙的偉大力量

Day-24 (2014.10.04) 京都-大津-甲賀
Day-25 (2014.10.05) 甲賀-龜山-名古屋
Day-26 (2014.10.06) 名古屋-豐僑
Day-27 (2014.10.07) 豐橋-浜松市-橫濱
Day-28 (2014.10.08) 橫濱-川崎-東京品川區

京都御苑

雖說對古蹟沒有什麼熱情,卻不知為啥很執著地想到天皇居所探個究竟。在網路上發現天皇居所─京都御所,可以用護照當場申請參觀,若是日本人申請可是要花上一周,算是一個不錯的外國人福利。特地一早來到京都御所外申請,誰知網路上只註明辦公室開的時間,並未說明哪天休假,而今天正好是辦公室的假日。由於是直屬國家的機關,所以只有周一至周五有開放申請,人潮最多的假日反而沒有開放。

不過就算不能進去,一般人也能參觀京都御所外面的京都御苑,是個非常大的空間。看著京都御所外的圍牆,第一反應是著這也太高了吧,少說有五公尺以上,人類要徒手翻越還真不太可能。若過了幾秒後才覺得怪怪的,因為跟其他城池比起來,這圍牆的防衛性實在不怎麼樣,擺個梯子就能翻過去。以皇居來說,這樣的防護會不會少了些?

日本人引為傲的就是他們的天皇血統萬世一系,從未間斷,雖然經歷過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戰爭,但天皇的血脈卻都持續傳承下去。可能他們對於天皇的敬意,讓皇居不須特別高大的城牆也能保持安全。

DSC04655

 

時間,靜止

無意間走進九條家庭園,起初以為只是一間茶室,並不期待會有太多驚喜。到了茶室能望向庭院的房間後,立刻就被這幽靜的庭園景致吸引住了。說也奇怪,剛剛在對面橋上看的明明是同一個池子,就不覺得讓人特別驚喜,而從這個角度看過去的庭園,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味。

坐在塌塌米上,靜靜望著九條庭園,忽然間感受不到時間流動,就這麼凍結在這個時間點。原本匆忙運作的腦袋,也即刻停止運轉,全身都在用力欣賞這寧靜的景色,連快門都差點忘了按。好想就這樣一直靜靜地發呆下去,然後睡著。

DSC04689

這時腦中猛然浮出了「以後一定也要擁有這種庭園」的念頭,如果沒事的時候就能在家中望著庭園發呆睡午覺。可是如此的庭園景致,不知得花費多少人力去維護它的樣貌,如果不維持,肯定不用一個月就變成一個雜亂無章的荒林。一想到這個就令人頭疼,還是再考慮看看吧。

 

京都人的鴨川

靠近鴨川的河岸邊,看見一群大學生在這踢球,馬上就感受到了悠閒氣氛。不過河岸有球場的河在日本跟台灣到處都是,這可不是鴨川特別的地方。鴨川的水很淺,旁邊種著松樹柳樹這類的日式植栽,河道邊的建築也都維持著江戶時代風格,散發出濃濃的時代味。河道旁泥土的顏色跟日本學校操場的顏色很類似,屬於偏白淺色系的土,將人帶入一種舒服放鬆的情緒。

DSC04848

不時可看見在鴨川岸旁野餐、寫生或著是發呆的人們。進入鴨川,時間仿佛也就慢了下來,這股魔力是鴨川獨有的,或許這就是京都如此愛戀鴨川的原因。啃著香蕉配著牛奶,望向這片屬於京都人的河川,京都還真是個動不動就讓時間轉輪慢下來的神奇地方呢。 再往下游一些,河岸處處是納涼床,據說這是從很早就開始有的玩意。躺在納涼床上,看著鴨川上的天空發呆,肯定又會是另一種享受吧?

DSC04923

 

悠悠神代事,黯黯不曾問

即便要繞上好一段路,但不管怎麼說,我都必須到江神宮這個歌牌勝地走一趟才行。原以為只是多十幾公里的路程,沒料到這十幾公里全是山路,比預計還要多花了一倍的時間才到達。

近江神宮是競技歌牌的最高頂點,舉凡名人戰、女皇戰、高中聯賽都是在這舉行,說是歌牌屆的甲子園一點也不為過。會想來近江神宮,是因為看了「花牌情緣」這部動畫,而其主題就是關於歌牌,裡面的重要比賽當然也都是在這進行。花牌情緣是少數的熱血少女漫畫,非常推薦。原來在現實中看到主角們的熱血戰鬥的場景是這麼奇妙的感覺。

DSC04986

路上經過的琵琶湖是全日本最大的湖,面積六百多平方公里,差不多等於兩個半的台北市,真的是頗大。雖說聽起來實在是很大,但我經過的大津市位在湖面最狹窄的地方,一眼就可看到湖的另一端,就還感受不到琵琶湖的廣闊。

為了減輕隔天要到名古屋的負擔,晚上又夜騎了好一段距離,最後在國道一號的空地紮營。深夜車雖少,但速度卻很快,呼嘯而過的引擎聲讓人有種在搖滾區睡覺的錯覺。

 

名古屋攻防戰 (Day25)

睡在國道旁,車子聲音實在是太大啦,有睡跟沒睡差不多,途中間斷起來了好幾次。今天的目標是在一百公里外的名古屋。雖然一年前環島的時候一天平均可以騎個120公里,但是目前為止的日本旅程,還尚未在單日里程破百過,主因就是睡眠嚴重不足。而在今天這種極度缺疲憊的狀態下,能否成功呢?天空飄起了水滴,看來連天都在阻止我開入名古屋,劇烈的名古屋攻防戰,就要開始。

DSC05086

離甲賀最近的城市叫做龜山,光看名字就知道等等不免會遭遇一連串的上坡。果然沒錯,路幅開始縮小,也漸漸看不到什麼建築物,傳說中的上坡大哥出現了。目前為止,這種地名判斷法還沒有失靈過。

多虧了這場雨,翻過山頂之後,整座山脈都瀰漫著隨意漂浮的雲海。就連我眼前的道路,也充滿著快速移動的雲朵,仿佛自己也生在這幅山水大作中,讓精疲力竭的肉體立刻又充滿了能量。

DSC05088

 

隨著時間的過去,雨勢更加兇猛,騎乘的環境變得相當糟糕,只能把腿套脫下,讓短褲跟他拚了。短褲和被淋濕的上半身,讓身體的溫度變得很低,感冒的危險性大幅上升。

雖然環境險惡,但在這個時候我發現了一個心靈寄託,那就是便利商店的泡芙。可能是在日本牛奶比較便宜,所以只要花個一百多円,就能夠吃到內陷紮實又豐滿的奶油泡芙。實在是一件非常振奮的發現,就這樣吃完了一個泡芙,就繼續往前騎一段時間,然後再吞下另一個泡芙,如此不斷循環。如我汽車的燃料是汽油,那麼我的燃料肯定就是泡芙了。

DSC05108

靠著泡芙偉大的力量,在體力跟精神力都已到達極限的狀況下,我終於慢慢接近名古屋了,此時雨勢也已進入到了瘋狂的狀態,全身不斷被風狂的雨水侵蝕。到了飯店裡看新聞才發現,原來這風雨是颱風造成的,第十八號颱風正往名古屋靠近。

 

樸實之城 (Day26)

雖說全身裝備都被昨天的大雨淋濕,但也因此在行李中發現了一萬圓日幣,這其實是出發前放置的緊急預備金,不過實在是藏的太隱密了,早已忘這一萬塊的存在,讓我有種突然賺到一萬塊的感覺。

名古屋跟大阪一樣是個住著兩百多萬人的大都市,但卻不像大阪有著三百五十萬的日間人口。而日間人口才是評斷一個都市繁華的最佳指標,因為這代表了這個城市實際上活動的人數。

名古屋是個樸實的城市,並沒有繁華的街道並不多,取而代之的是端莊的商業大樓。在前往大阪前進的路途中,發現人們對於交通規則的遵守程度有越接近大阪就越降低的跡象。在大阪隨處可見闖紅燈的路人,而到了名古屋,卻又變回福岡那樣守規矩的日本風格。

DSC05205(比我的帳篷還豪華)

更精確地說,名古屋是我目前見過最守規矩的地方,綠燈車子左轉遇到斑馬線上的行人,即使是遠在十公尺外的行人,車子也會先停下來等等待行人通過,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啊。

好在這個颱風來得快,去得也快。中午離開飯店時,已是個大晴天,肯定是個欣賞名古屋城最好機會。一般的日本古城,即使不買門票,也能在外面看看天守閣,而名古屋城是個不買門票就連個影子都看不到的城,只好掏錢入場了。目前來說有買過門票的三個城,剛好也就是日本三大名城,熊本、大阪和名古屋。

DSC05149

單舊建築物來說,除了它的石恒很高很陡外,並無其他特殊感想,對我來說古城看來看去差不多就長這樣,看了這麼多也差不多免疫了。城裡有層樓展出古代名古屋人的居家內裝,發現古日本貴族吃的定食跟現在差不多,當然包含生魚片,而在那個缺乏冷凍裝置的時代,生魚片應該是只有沿海的人才有機會吃到的奢侈品。

DSC05194(古代食物也是很豪華的)

 

崩潰啦崩潰啦

也許是昨天消耗了太多的力量,在離開名古屋時竟浮現了「坐船直達東京灣的念頭」,便隨走入一家餐廳後,便開始研究起了航線。起初看地圖時,誤以為有名古屋直達東京的航班,後來才發現是誤會一場,看來又得用雙腳跟他硬拚了。

這家店的東西價格都不低,實在是因為旁邊都沒有其他餐廳才走進來。恐怖的是,在準備開動時,發現我的叉子怎麼黑黑的,仔細一看上面早已沾滿巧克力醬,這根本是上個客人用過還沒洗的叉子吧。在極度講究衛生日本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也是一種驚喜啊!

竟然無法坐船,那就繼續用自己的雙腳朝東京邁進吧。雖說現在已是下午四點半,但努力地騎乘,今天晚上還是有機會到達七十公里外的豐橋吧?

在台灣時,從來不知道我會這麼想念用筷子爬米飯這件事,好想要吃米飯啊。到了豐橋郊區後,立刻點了一碗丼飯,只要六百円就能享有巨大牛肉丼飯,Sukiya的成本控制真是驚人,如此宜人的價格,怪不得在本州的道路上到處都可以看見。

DSC05220(看到這個讓我更思念台灣了)

在過了龜山之後就很難找到人煙稀少的地方,已經開始進入了人口稠密的關東地區。也因為這樣,在夜晚尋找營地變得很困難,凌晨一點多才找到一個荒地紮營,我好想睡覺啊。

然而,在我帳篷攤開後,聞到了股臭臭酸酸的味道。啊…原來是尿騷味,肯定是有人曾在這塊地上小便,該不該換個地方睡呢?但是此時我那顆缺乏睡眠的頭已經痛到快炸開。管他的,先睡在說。

DSC05236

 

地表最快交通工具 (Day27)

不知道是颱風還是什麼其他原因,一向沒什麼風的日本,昨晚竟然颳起了強風,帳篷被吹得呱呱叫的,整晚又再度難以入眠,睡眠品質比前天更加糟糕。連續兩天加起來的睡眠不足七小時,品質又奇差無比,身體已瀕臨崩壞邊緣。

越接近東京,路上的大型車輛就越來越多,而路肩也變得越來越狹小,有時甚至只剩不到五公分,加上又時長沒路燈,晚間騎行的危險指數暴增。在昨晚騎乘時,與一台卡車以相距三公分的微小距離擦身而過,再偏一點我就要被捲進去,這樣後果絕對不堪設想。當然騎行人行道這個選擇,但這一帶的人行道不但凹凸不平,還雜草叢生,騎起來不只速度慢,也很危險。夜間路況可說極為糟糕,騎乘速度完全快不起來。

DSC05234(被人行道上的奇怪植物攻擊)

若是我持續騎乘,得花上三天以上才能抵達東京,怕的就是沒時間欣賞那世界最大的都會圈,若是錯過這機會,我肯定會很不甘願。決定了,就從這坐火車直衝到橫濱。只是乘坐火車需要拆解車子,還需額外買個攜車袋,麻煩也是不少。找了好久才終於看到ASAHI(單車店),只是豐橋的兩家分店都沒有販賣攜車袋,只能埋頭繼續前往下個城是,一想到還要在騎四十公里就有受不了。

DSC03144(早上還要做早操,真辛苦啊)

就在這種崩潰心情下,來到了行政指令都市─浜松。花了3600円買了車袋後,終於可以開始拆解車體了,只是這袋子我怎麼看都很小,要裝進這麼大台的單車,真的可行嗎?

在人來人往的車站前打包時,有個大叔站在旁邊不斷打量我的單車,似乎對車子很有興趣,沒多久後就湊過來一起幫忙打包,並誇口說打包單車是「一級棒簡單的事」。我們花了超過四十分鐘,才終於把車給裝了進去。好在有這位大叔的幫忙,不一個人可能又得花上更多時間。

在打包的同時,似乎也引起車站旁遊民的興趣,拿了一大包仙貝要給我。除了仙貝外,這位大哥還隨身攜帶五公升的灼燒,問我要不要跟他一起喝個痛快,但現在時間已經不早,這般好意我只能心領。

DSC05284

原本計畫要坐JR直達東京,但好巧不巧的,這個颱風把東海道其中一段的JR鐵路沖壞了,看來只剩新幹線這個選項了。就這樣花了七千円,坐上了地表上最快的移動工具,用不著一小時就把原本要花三天騎乘的217公里給完成。踏出車門,迎來的是絢麗的橫濱灣。

雖說橫濱市是個有著三百五十萬人的日本第二大城,但是夜晚所帶給人的活力感卻不如大阪。橫濱灣的傳說中的夜景雖然不差,卻也沒有到震撼的程度。只能期待白天的橫濱能帶給我更多的驚喜了。

 

海洋之城 (Day28)

昨晚就已經有經過這邊,本來沒打算來,最後不知不覺還是繞了進來。這裡比起神的戶唐人道好多了,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顏色,反而多了些會讓人想吃的食物,有些餐館看起來還不錯。

雖然台灣本多用紅磚搭起的建築,但一看到了赤磚倉庫我還是驚艷了。倉庫的體積是超乎我想像的大,數大的宏偉感。歲月的痕跡也毫不掩飾地烙印在磚頭上,早先的時間不知堆滿了多少貨物在倉庫中,而今卻物換星移成為文藝小店的聚集地。

DSC05395

DSC05452

經過川崎市時,前方路人全都朝著我這個方向看,難道他們是在迎接我的到來嗎?肯定不是這樣的吧。跟著這方向看了過去,才發現是月蝕。通常要看這種星體現象,都會事先知道資訊有所準備,像這種走在路上撿到月蝕的經驗就顯得格外難得。

若真要說,吸引我的並不是月蝕,而是街道上那些像初次見到孩子初次見到糖果般的好上班族,大家紛紛拿起手機對月亮瘋狂拍照,大聲呼喊「太厲害了」,人們看著月亮,而我觀察看著月亮的人們,一想到這邊就覺得是個很有趣的畫面。

DSC05523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