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啊!戴董打的狂人臉好腫

OLYMPUS DIGITAL CAMERA

         最近狂人本來想寫一篇名為「難道我一定要有很創新的idea才能創業嗎?」的文章,內容大概就是要講創業並不是一定要有酷炫的點子才能成功,事實上創新並不等於賺錢,而算你的公司完全沒有創新的基因,照樣有機會賺大錢。

         以零售業為例子,大家想必都知道零售業霸主家樂福,在台灣的分店總數為67家。假設今天狂人想要跟家樂福硬拼命,創立一家狂福,且狂人資本額夠大,大到可以一口氣就直接把分店數展到家樂福的兩倍。狂樂福整體戰略就將價錢壓的比家樂福低3%,由於狂樂福的通路規模比家樂福還大一倍,只要進貨量夠大,要把價錢壓的比他們低並非不可。更可怕的事,狂樂福一開始就設定在十年內殲滅家樂福,這十年之內即使虧損也在所不惜。事實上這樣做,狂樂福跟家樂福在這十年間,在需求沒有改變的情況下,兩敗俱傷在所難免,只是在比誰先倒地。如果真的家樂福不幸在這波爛鬥中躺下,接下來就是狂樂福獨霸一方的時代了。

上面的例子或許有些偏頗,但狂人想表達的是商場中決勝的戰場有很多部分,創意只是其中之一,像是狂樂福這種用大資本來瘋狂壓低成本的戰略也是一種。行銷、差異化、成本控管、技術優勢等等你可想到的都有可能是答案,絕非一定要靠有創意的商業模式才能取勝。原本要寫的文章乍看之下會是一篇狂人自打臉光的文章,因為至今狂人發表的都是一些創新的商業模式。而在要寫文章之前恰巧在臉書看到一篇文章:

戴勝益:「藍海策略」真是害慘了年輕人。

(註:藍海策略 )

老實說,有些地方很符合狂人的認同,但也有覺得不合理的部分。第二段中,戴董說「放眼世界,我認為藍海根本不存在」。第三段中則又提到「不管多創新、多特別,市場絕對不會眼睜睜的讓某一個受歡迎的點子被任何人獨享,一旦面世,就算原本是藍海,第二天也變紅海了。」。與其說戴董否定藍海的存在,倒不如說戴董是相信有藍海的,但他覺得其存在的時間相當短暫。戴董會這樣想的原因是在於網路資訊流通快速,任何具創意的商業模式都會很快地被對手模仿。

          如果跟兩百年前的世界比,現在商業模式的複製速度的確是相當快速,藍海存在的時間也確實較之前短暫。但是狂人並不覺得這段時間會短暫到無法利用的程度,只要在這段時間能夠有效地搭建起品牌形象,就可以延續獲利時間,就算之後變成紅海,你還是有辦法在紅海中領先對手好一段時間,千萬別低估這一段藍海時間的效用。至於這段時間有多長,我只能說因產業類型而有所不同。

         以Facebook來講,起初他們的確算是社群網路藍海的開創者,也因為他們在一開始就先累積了某種程度的使用者,進而讓後進的同型業者難以在這產業生存。怎麼說呢?其實像是社群網路、找工作平台、租屋平台等,都是具有會因為原本的使用者而帶入新使用者的產業,管理學上稱之網路效應。 如果懶得看解釋,狂人在這舉些例子,假如你朋友都在用Facebook你還會想去用twitter嗎?假如今天104人力銀行上的工作機會是1111人力銀行的十倍多,你會想花時間辦誰的帳號?我想大部分的人答案都差不多,畢竟會想用Facebook就是想與朋友產生互動,朋友在哪就應該會往哪跑;想找工作就會在工作機會比較高的平台註冊。像這種具有網路效應的產業,一旦率先航向藍海吸入使用者,之後並不須特別做些什麼措施,即可築起一道很高的進入障礙。

         至於其他產業,優先進入藍海雖無法產生這麼大的優勢,但只要是在藍海消失前,先建立自己的品牌聲望,即便沒多久過後海由藍轉紅,也是能夠領航好一段時間。舉例來說,假如狂人今天首先創立了炒餛飩專賣店─狂人炒餛飩,並開始做出一些名氣,媒體開始大肆報導,於是各地群雄也紛紛開始投入主打炒餛飩的餐館。由於狂人炒餛飩就先讓人有創始第一店的概念,若是消費者在看到報導後想來體驗看看這新奇的美食,這時我想多半的人還是會選擇創始店,而不是那些後進的模仿者。只要其他模仿者的美味程度無法大幅超越狂人炒餛飩,狂人就能持續享受超額獲利。也就是說,狂人炒餛飩在起跑時先享有龐大優勢了。

         戴董在文章最後提到,要成功就是「做到極致、絕不放棄」,各位如果不覺得很熟悉嗎?這句話正可以套用在狂樂福的例子上,只要狂樂福做到壓低成本的極致,並且在擊倒家樂福前絕不放棄,成功終究會手到擒來。但忘別忘了,狂樂福之所以能夠做到「做到極致、絕不放棄」,就是建立在它擁有大量資本額的前提。當然這句話並沒這麼狹隘,擁有超強的技術研發團隊、行銷能力、成本控管都可以達到戴董所謂的做到極致,絕不放棄。

         重點來了,如果你是一個沒有家世背景的年輕人,要擁有雄厚的資本額或是超強的技術研發團隊等以上提到的能力,難度相對來說是很高的。在缺乏以上資源的情況下,要取得優勢,航進藍海絕對會是一個值得的選。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找到許多率先航向藍海,最後卻以失敗收場的例子。所以狂人在此請各位注意,要成功不可能只顧好一個面向就行。藍海是能讓你用思考新的商業模式來換取先手優勢,但不是勝利。總之,如果你是缺錢有時間的年輕人,花時間尋找藍海,就能換得不錯的先手優勢,何樂不為呢?

 

 

 

 

 

 

一則留言

  1. L

    或許是因為戴勝益他的家族背景,導致了他不同於人的創業過程,與特別的思維。
    但那些過程與思維並非一般平民所能跟進與參考。

    而我很認同你的說法,在沒有足夠資金的情況下,選擇藍海的確是個好選擇。

    但要怎樣找到自己的藍海策略呢?

  2. trust123500

    找藍海的確是一門大學問,這也是創業狂人創立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透過討論來讓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藍海。至於要怎麼樣尋找才比較有效率,我想多注意生活中的細節,找尋現階段你覺得沒有效率的事,想想看有哪些方式可以做得更好,這也算是一種藍海。或者結合自己的個人特色的商業模式,也是不錯的藍海喔。

  3. 匿名

    目前來講市面上許多的書都可以佐證藍海策略的應用,從"精實創業"一書裡提到的"軸轉",便是讓人在藍海中本來航向暴風圈臨時轉向,變成風平浪靜的汪洋,而諸多企業也開始看重所謂的"願景" , 願景可以是建立一間企業形象的基礎,再由願景發想出來的計畫與產品,最後產生出機近"信徒"的消費者,台灣目前來看普遍認為先砸下大錢之後便能贏,卻殊不知省了許多價值成本,敗了許多不必要成本,觀點便是在於進退吧。

  4. trust123500

    很感謝你的觀念分享,pivot的確是一家start up很重要的一個功課,及時發現走錯航道,即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至於「景願」又是另一門課題,究竟景願能帶給企業那些效益,要怎麼樣才能利用景願來打造一個優秀的企業呢?我想這都是未來可以多多思考的方向。

發表留言